往期活動
Activities In The Past

【轉載】滬政協會議開幕 港區委員籲滬港青年交流向縱深發展

[ 2024-01-23 ]


上海市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開幕。記者夏微 攝

(香港文匯網記者 夏微 上海報道)22日,上海市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拉開序幕,滬港青年交流依然是港區委員們關注的焦點之一。滬港交流合作源遠流長,近年來,在各方的支持與努力下,兩地青年間的交流更是不斷得到拓展。是次不少港區委員建議,今後滬港兩地青年交流可在既有基礎上進一步向縱深發展,比如將更多優質資源投放到更為基層的家庭和特殊群體中,比如在可行範圍內為港青提供更多接觸國家高精尖技術工作的實習機會等等。


滬政協港區常委麥德銓呼籲設立「滬港姊妹學校平台」促進滬港中小學生長期穩定交流。記者夏微 攝

滬政協港區常委麥德銓長期活躍在滬港青年交流的一線,面對日趨頻繁的兩地青年交流,他近期就在思考如何將交流工作更進一步。麥德銓提及,青少年時期是對祖國認同感形成的關鍵期,故而中小學間的交流是青少年交流的重要渠道。過去滬港兩地的中小學生交流主要通過兩地教育機構的配對合作,「現在上海已經和香港大概配對了100所中小學」,通常這些配對的學校多為名校,掌握有較為豐富的資源,交流活動對於它們而言並非難事。「但是我們在實際操作中發現,一些學校完成結對後未開展任何交流活動,甚至有些學校與對接學校已失去聯絡。不僅如此,其實很多學校,比如基層家庭比較多的學校,無論是校方還是老師手中都沒有那麼多的資源,這些學校的孩子也就沒有那麼多的機會能夠去交流。另外就是特殊學校,它們的交流機會也比較少。」麥德銓還提及,目前香港教育局所推行的「姊妹學校計劃」旨在通過交流,為香港青少年提供一個了解我國內地發展的窗口。得益於政府經費的大力支持,目前,姊妹學校計劃主要以香港青少年赴滬交流為主,而上海學生赴港的交流機會相對較少。在麥德銓看來,兩地學生之間的交流應為雙向,以實現優勢互補、共同進步。基於此,麥德銓表示,正在考慮發起一個「滬港姊妹學校平台」,促進雙方學校建立長期穩定的交流關係,並且能夠更精準地讓更多不同的孩子都能夠參與到交流中。他同時建議滬港兩地政府能夠簽訂框架協議,提供政策指導與支持。


滬政協港區委員包鴻勛呼籲向港青適度開放一些國家高精尖技術工作崗位的實習機會。記者夏微 攝

說起滬港中小學間的交流,滬政協港區委員包鴻勛也十分贊同,在他看來,考慮到愛國主義教育和民族自信心建立等應從小抓起,較之已經相對成熟的滬港兩地大學生及實習團的交流,未來可開展更多兩地中小學間的交流互動。此外,包鴻勛建議,為了讓更多年紀稍長的港青能夠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感受到祖國的強大,同時發揮好香港青年人才優勢助力國家科技發展進步,可以考慮向港青適度開放一些國家高精尖技術工作崗位的實習機會。「上海在這方面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就比如國產大飛機,雖然可能很多環節涉密,但是否可以考慮適度地在一些崗位試點,給港生提供實習機會。」包鴻勛告訴記者,過去幾年間,包達三基金會所主辦的滬港交流團曾多次前往商飛參觀,去年12月底的這批交流團更是在下飛機後第一站就前往了商飛,「因為12月中旬C919和ARJ21剛剛去了香港,做了全方位的展示,還在維港低空飛行,給這些年輕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所以他們這次到商飛參觀非常有感觸。」